藻思绮合,清丽千眠——小记周国文花鸟

555
周国文,80后的青年画家,一个清秀而带点羞涩的陕西娃,他的脚步从榆林至京城,凭着对画画有股子痴迷劲儿,于2010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画院孙其峰艺术工作室学习,同时授业于王振中,孙季康,王玉山,马新林,马硕山等老师,这为他的艺术创作打开了新的一面。任何一个艺术家的语境形成,都与自身的生命意识、生命轨迹、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生活中的他低调且勤奋。在孤寂空旷的画室里,也许常看到他或沉思、或奋笔挥毫的身影……宾虹先生曾说:“  画有六法,骨法兼力,全在平日练习工夫……如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方为有得。”周国文是这样一位勤勉之人,学艺术要付出长期艰辛的劳动,特别是现在的艺术世界的变奏越来越快,各种元素已“乱花渐欲迷人眼“,这位憨厚、朴实的陕西娃更能坚持着自己,他的笔墨中有着醇厚的泥土气息,淳朴的心性。
细品国文的画作,会有这样的感觉,画面效果简而不单,整体结构和谐,又有微妙的变化。比如他的《群鹊图》,笔墨与色彩的运用中拙巧相补,整体布局稳定,静中有动。他在借鉴先贤的基础上,与自己的文化素养契合为一体,表达自己的心灵感悟。又如《兰竹图》,是另一种率真的追求,他画的枝干劲健,却不疾厉,兰与叶虚实相生,隽美婉约,得“意”而忘“形”,并没被“形”所拘缚,给观者以想象的空间,这类作品,并非画家轻涂巧抹,而是自己绘画的体验。
他的绘画总结起来有三个特点:简、静、情。简者,万取一收、单纯凝练而不驳杂也;静者,以静制动、凝神寂照而物我两忘也。情者,情真景惬、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三点也正是中国画的奥妙之处。在这三者的基础上延伸,就是“意境”。“意境”中,“意”是对情的提升,“境”是对景物的营造。苏东坡曾赞王维的画“画中有诗”,绘画是无声之诗歌。周国文就是在这样的追求中继续前行,为的是向更高的人生境界攀越。
中国历代花鸟画家所形成的多种格调、笔墨已经登峰造极,想要“打进传统,难;要跳出来,更难”,这就需要新生代的画家不断尝试,突破创新。艺无止境,前面还会有许多沟沟坎坎需要去超越,我们有理由对他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充满信心地期待周国文有更多超越自我,超越时人的优秀作品问世。
                                     
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赵文成于竹溪居

更多精彩,尽在艺评网

更多精彩,尽在艺评网

艺术家登录

扫描二维码
注册/登陆艺评网

温馨提示
这个就是提醒的内容
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二维码登录“艺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