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画展论坛文稿 文/教富斌

204
继承
学习传统有两个要点,一是学习古人技法,其实就是锤炼运用笔墨的方法。二是学习古人的用心,准确地说就是文化,指导古人如何绘画的思想。
通过大量的临摹和熟悉经典的绘画作品,养心、养眼。建立根基,培养审美品味,养成用笔、用墨的良好习惯,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另外,书写性也是中国画的精华所在。不能只注重材料的运用,它只能模糊中国画的审美标准,过分的材料运用,强调视觉感,文人绘画的精妙之处也就荡然无存了。笔墨的训练好比蹒跚学步,有了笔墨才能说自己的话。
个人绘画图式,既不能同于古人,又不能同于今人。当然,我们看黄宾虹也好、李可染也好,总要受到前人或者老师的影响,这就是师承,这个阶段难以避免。重要的在于他逐渐的突出自己的个性、特色,把其他人的影子能慢慢地淡化隐去,逐渐完善自己独特的图示,这一过程时间或长或短,因人而异,大抵上早慧不如晚成。
学习古人的用心,也就是绘画传统。看古人怎样把自己的心胸落实到自然面前,怎么把它从物理转化到画理,体会怎么把自己的心性和自然统一起来,古往今来,桑田沧海,人事变迁,独心性与自然的契合,始终是人面临的大课题。
用某种思想来拓展你的审美。说到图示的时候,套用佛家的话来讲,它只是一个外皮,一个臭皮囊,图示有了,但是你的审美内涵如果单薄的话,还是不能打动人。审美的确立,来源于传统文化精华的撷取,儒、释、道的经典要义,也许只需要一个点,就是你绘画背后的全部意义,绘画的价值也就在这里了。我以为这就是黄宾虹先生强调的“民学”内美,这种内美的获得,不是那么简单的,往往是一生的努力也未必梦见。
绘画的两个要素:一是性灵,二是学问。无性灵不能驾驭笔墨,有学问才能表达思想,必须于性灵中发挥笔墨,于学问中培养境界。
要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逐渐分清哪些是自己的本来面目,我固有的,是好东西;道听途说、攀援依傍,是不好的。
创新
太阳不随时代的变换而改变,山川草木亦然。有些事物表面在变,本质并没有改变。有的时候人们想的太复杂,其实就是一个常识而已。创新对艺术家而言,就是说自己的话,感自己所感,言自己所言,真实的表达自己。
中国画说“创造”的时候不多,经常讲要“养”,养什么?养气、养心、养神、养形、养生。善养者可以使人节欲怡情,心绪平和而明理,理明则气顺,而后得长生,故宾虹翁曰:中国画是最高养生法。
    独创性,一定是在前人经验和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的基础之上加一点个人的体会,如此而已。横空出世好比是白天看流星一样。因为文化的传承始终是线性的,有脉络的,有源才有流,单独的水珠干涸的最快。
中国画讲的是格调,人有器识,艺尚格趣,舍此无从玩味。否则,不如市井烧烤大块朵颐来得痛快而尽兴。
艺术绝不仅仅是学识与笔墨的问题,是柴米油盐,是人情世故,是人的风神气度。
中国画不宜心思繁密,用心于“做”,得效果之表象。贵一笔出而优劣见,所谓“一念动,而刹那充满宇宙”。
时代性就是“当下”,我们眼前之谓。面对“当下”重要的是守住立场,是“小我”与“大我”的取舍问题。“道中庸以致中和,达极高明”是一种价值,有价值来衡量就有底线,才不至于困惑、不知所措。失去价值的判断,所谓小资、流行、时髦、新奇或者转型,只是肤浅而已。绘画的选择,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一种思维方式的选择。
无界
从某种角度说,艺术代表着自由,自由选择,自由主义,精神的自由,身体的自由。它可以没有边界,但有种类的划分;它什么都可以容纳,但需要美感的支撑。西方古训说:凡事你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孔夫子说:君子无所不能,有所不为。放眼世界,优秀的艺术品都有共同的特质——对美感的追求和灵魂的解放、精神的提升是艺术发展永恒的动力。而所有这些都源于艺术家对现实世界的兴发感动,用什么方式表达和为什么而感动直接体现了你的立场和高度,你可以用油彩也可以用水墨,可以用刻刀也可以用毛笔,也可以用粪便……
 
跨界    
 
鲁迅说倘若总盯在一处,难免太单调。拿来主义是小时候就学过的,关键是不能生吞活剥,要不留痕迹才好,捉襟见肘,强拉硬扯就不好了。中国画讲融会贯通,要陶融、陶冶、陶养,要能“化”,它毕竟不是调鸡尾酒。 

更多精彩,尽在艺评网

更多精彩,尽在艺评网

艺术家登录

扫描二维码
注册/登陆艺评网

温馨提示
这个就是提醒的内容
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二维码登录“艺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