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少宁
认识闻霜相当偶然,是两年前在北京宋庄四处溜达时,不知不觉地敲开了马路边的一家画店,入去后,满墙的画似乎都开着花,满画的风景似乎都飘着香,江南的那些小景致都映衬在浓浓的含蓄之中,我很喜欢,不由得产生了“珍重暗香踏碎处,凭谁醉眼认朦胧”的感觉,便由衷地想为闻霜筹办一次画展。
然而,初识闻霜,并没有向她提及为其筹办展览的事,因为在这之前,跟北京本土的画家打交道一般比较小心,他们都很“牛”,往往还没弄清楚你有多“牛”时,他已“牛”得让你喘不过气来了。于是,在赏闻霜的画时,脑子里便很分裂的试图将画中唯美含蓄的朦胧与高高在上的某些文化现象区别开来。所以,我一边盘算着如何能为这么好的画策划一个展览,但却又要保持着某种矜持,我相信当时我俨然是一副“欲擒故纵”的模样,生怕脆弱的自尊遭到北京画家的打击。
但事实证明,闻霜和她的画并不是我臆断中的那样分裂,你越专注于欣赏她的作品,就越能懂得北宋诗人林逋笔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深远意境,女画家闻霜“无形而香,随风而至”的抽象感很恰当的呈现出与她的画境不谋而合的统一风格。在这间小画店里,我们品着香茶聊着画,就有不知何处而来的暗香弥漫的感受。
闻霜的画幅都不大,但她很注意将捕捉到的描绘对象以最初的印象布局在画布上,在很具象的大轮廓之下,静谧的水乡景致或花木溪水却都表现得相当含蓄和富有诗意,呈现出印象派画家独有的宏观把控力和写实派画家具象的表现力,作品内涵很女人,很浪漫,很温馨,在一股淡淡的愁意中表述着画家对某种情感的渲染,很能够令君子进入把酒惆怅的感怀中,画面中细雨朦胧的虚幻情调,很令人觉得是一处心绪想往的去处。
闻霜作品的色彩,可能是在意境的追求中,下意识地碰撞出了一种蓄意但却委婉的暧昧感,看她的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莫奈,与生俱来的艺术秉赋,使她在使用色彩上能做到即不冲突却又有着温润的差异性,在她那幅叫做“烟花三月”的作品中,灰白调子中出现的那抹桃花粉色,特别地渲染出了秦淮河上千古不绝的浪漫和风流。
跟闻霜聊天,令人感觉到她在语言上字斟句酌的和缓节奏很像她的画,即条理清晰又渗透着许多感性的韵味,既可以听可以看,又可以联想可以揣摩,于是,总能令人臆想出,闻霜倘若不去画画、不去画油画、不去画如此百般娇媚的花和静谧的水乡小景,对于闻霜的才艺该是多么的扭曲和压抑。
闻霜的艺术语言其实不在她的笔触和色彩中,准确地讲,闻霜的艺术支点在于她对艺术 “取与舍”概念独一无二的理解,如同她的为人那样,含蓄而又低调,但气质中却始终洋溢着温婉的不妥协。假如说她在艺术上对美与丑的取舍是直接的智慧,那么她在对艺术走向上的取舍却是间接的倔强。几年来,有许多次在艺术上的迷茫,闻霜都是跟随着内心的指向一路走了下来。事实证明,艺术的闻霜和闻霜的艺术,注定是要这样走下去的。
可能是彼此都太追求完美,可能一切都是在遵循着缘分的指向,在认识闻霜两年后的2014年年底,彼此才有了第一次的约定,要在2015年的某一天,在广州举办一场以《暗香飘过识闻霜》为题的闻霜个人画展。每每想到在广州即将举办的这次画展,便不自觉地回想起两年前宋庄街边的小画店里与闻霜艺术作品的幸运邂逅和擦肩而过。
如今,虽然闻霜的画室已搬至别处且今非昔比了,但那一年小画店里闻霜画境中弥漫的那种妙曼、温情的暗香,想必是紧随着闻霜一路飘洒而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