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精神與現代情懷

53
陳福春
 
中國水墨當是華夏民族精神的視覺表現和形象體現。其對境、象的追求與把握,有著獨特的審美視角與文化內涵。並因此而獲得了足夠的感人的藝術魅力。從目前無論哪一種水墨形式上看,均不可能自主地排拒對境、象的追求與把握。賦予任何一種水墨形式以意義,是水墨創作的根本所在。只不過目前諸種水墨形式在對境、象的認識層面,與對筆墨語言的運用方式上有所不同。然而在創造境象的本質追求上是一致的。但無論如何對於筆墨語言的不重視,甚而排拒語言形式,都應該是錯誤的,或至少是不明智的。

社會階段的不同,使得境象的內蘊與層次也時時發生著變化。所謂時代,是由社會政治、經濟、倫理,文化等等組成的集合體,生存其間的創作主體,不可能回避這個現實,這也是境、象不可回避或排拒的一個實在的客觀因素,究其原委,境、象概念的獲得,取決於創作主體對於周圍世界的精神感悟,是一種能動的反映與潛意識的把握。

境在繪畫中是一個多層次的概念,其終極之謂是意境,居於自然物境與畫境之上。在立象盡意的整個過程中,境是
繪畫的終極狀態。立像是完成意境創造的手段與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創作者以其自身的學識水平,在感受客觀物象時獲得一種情境,而這種情境於人類精神的某一點有所揭示與涵蓋,這便促動了創作者的傳達欲望。這種欲望又會調動創作者,做更廣泛,更深入,更細緻的體味,觀察客觀物象間的種種狀態與神契,並予以調度,從而強化了物象間的關係狀態。使意境從物象間、筆墨間以及主客關係間流洩出來,完成意境的創造。故而這境的産生,便離不開物件的認識與把握。當然,象也有客觀物象與主觀心象。

中國繪畫的境象與中國文化的本質是同體連枝的關係。象形文字以及書畫同源的現象說明了在先民意識中,存在著一種視覺依賴的文明傳統,人生長於自然,存在於時代,其視覺依賴的傳統便不會摒棄。“眼見爲實”的俗語,即道明瞭中國人這一文化心理的內質狀態。正由此得,中國繪畫中境、象的創造便會與時俱進,而相應於時代的。
對於境、象的追求,是中國水墨創作永久的命題,這當與繪畫藝術産生的本因不可分。

無論是物境、畫境,還是意境,皆不可離象而談,即便不以客觀物象爲象,也會以心象爲象,不然境無從生。其實心象又何嘗不是客觀物象感召與演化的結果。心像是緣於理想對於客觀物象予以修正或昇華的産物,主觀心源則又受著自然與文化的雙重洗禮。具民族審美特質並時代精神的雙重因素。境生象間卻達於象外。所以我們說中國水墨是自然造化與主觀心源的雙重載體。因中國水墨注重意境,又同時不排拒象因。

具狀物與抒情達意雙重功能的筆墨便是中國水墨最基本的語言形式。傳達並締造著傳統精神與現代情懷。處身于當代文化語境中的中國水墨,無論哪一種形式都不可能排拒筆墨的傳達與創造。“夫象物必在於形似,形似須全其骨氣,骨氣形似皆本于立意而歸乎用筆“這句話是唐人張彥遠在《歷代各畫記》中所說。他談到了筆墨在繪畫中不可或缺的功用。

我以爲,“骨氣”便是神質所在。而至於形,似有象的特徵,且物象心象皆具。對於畫中萬般的傳達與締造,在成就境、象的同時,也成就了筆墨自身。使之成爲中國水墨獨特而獨有的語言體系。且這個體系也早已不是單純的工具與材料,也不是單純的技法指標,而是具有綜合能力,綜合指數和充足語義特徵的語言方式,肩負著象的塑造與境的傳達等多重任務。無論傳統精神與現代情懷均會依于創造者的需要而充盈於筆墨之間。由筆墨而獲得的境、象,才是中國水墨或說中國文化真正意義上的面相與特徵,是民族精神統攝下的美學標準。進而形象地托出中國哲學特質所映見下的理想典範。

沈淪于“舊有形式符碼”,而未能賦形式以新意的,是作爲創作主體的人的自身問題,與畫種無潑,不能有新意,當然也不是作爲語言的筆墨的錯誤。恰如跳高場上,一個新的高度不能逾越,是運動員自身技能、體能以及精神狀態的欠缺。而非運動專案的過錯,更不該責怪橫竿與尺規什麽不是。

再以漢語爲例,自先秦的諸子散文、漢賦,及至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現代雜感,各隨其時,創下了不朽的輝煌,其陳述方式的變化,呈現出萬千氣象。看來這語言之於形式,之于創造沒有絲毫的限礙。倒是作爲文化核心內容的語言,古今變化並未顯出有本質上的差別。這大概是文化自身在發展過程中恒久性與穩定性特質的緣故,而文字從屬其後。又細究如上所列,諸文體之間差別鮮明、境界殊異。即使同一文體也是觀念東西,風格迥然。充分體現了語言在其陳述方式上有著無限的可能性,由此看來,至少語言是不容質疑的。

筆墨是中國水墨的語言,其本身的價值是毋庸置疑的。筆墨語言的産生與發展。積澱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心理。是在持續的藝術生涯中錘煉和造就的。歷代畫人以其自身對生活、時代的種種感受,豐富並充實了筆墨的能量與內容。
當代畫人只有從當代廣闊的文化視野中感知生活的律動,疏通歷史與未來的路徑。才能在華夏民族精神的大樹上催生出新的花朵,用筆墨這種表現力極強的語言,創造出嶄新的完美的境、象,這就要看我們的內功和悟性了。正如范迪安先生在“水墨本色2002展”策劃中的命題,“修爲與感知”是當代畫人亟須思考與行動的課題。

質疑水墨不是壞事。至少說明我們的探討已經進入到從內容到形式的各個層面,這正是創新的基礎。但是,把作爲語言的筆墨當成需要脫胎換骨的“舊有形式符碼”,實在有點舍本求未。對傳統的淺嘗輒止,與現代物質主義釀就的浮躁心態,使我們的認知過於表面和急功近利,這恰與中國水墨的文化本質南轅北轍。不僅無法生成新的境象,連原有的語言敍述方式也不能堅持,而患上“失語症”,到是一件最爲可怕的事。
 
2003年3月于達齋燈下
 

更多精彩,尽在艺评网

更多精彩,尽在艺评网

艺术家登录

扫描二维码
注册/登陆艺评网

温馨提示
这个就是提醒的内容
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二维码登录“艺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