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自然的世界 ——勾秋晗艺术创作的语言特征

2016.09.12
梁生智
322

    秋晗很早就嘱我对他的创作写点东西,一是时间问题——多是借口,一是因为一直没有找到一个突破口,也就是说,面对秋晗的作品有点无法下笔。因为,我从来不愿意因为是朋友就去“吹”,更不愿意写“陈词滥调”,而是希望能够尽量靠近秋晗的创作所呈现出来的状态、意义和价值。

    秋晗的作品很像他的人,朴素得很,永远不会艳艳咋咋,张张扬扬,但是,却会像是春天的细风,柔柔的,悄悄的,静静的拂人的面。

    中国的书画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积累了太多的东西,也创造了很难超越的高度,如何能够让自己的创作既保持传统共性,又具有个性风格,其实是对所有人的考验。这也是后代书画创作者一直求变,一直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手法的原因。在物事造型和表现这些物事的线条、色彩,乃至意韵上,许多人极尽夸张,刻意变型,求奇求怪,甚至求丑求烂,恨不得把大千世界全翻个个儿。

    当然,求变求新这是书画艺术不断发展的必须,也是必要。正是因为不断有人在继承的基础上探求发展,求新求变才有了书画艺术的整体繁荣与传承。问题是对于每一个个体的艺术家来说,如何能在厚实的传统中,在层出不穷的同时代创作者中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成就自己的艺术创作,这并非易事。在一定程度上,学习传承,掌握传统基础并不难,难的是继承传统的精神和气质,形成的艺术风格和特质!

    因为,不论时代如何变化,社会如何发展,书画家所选择和表现的题材并不会变。同样的艺术表现工具和方法,同样的艺术表现题材,要创作出既有传统基础,又要艺术个性的艺术品,这是一个永远需要寻解的“套”!

    秋晗同样要面对这个“套”, 正像他自己所言“随着岁月,我一步步向她靠近,越是靠近,便越是感到她的妩媚和深邃。我便欲罢不能,而又不知道这门艺术到底终极何处。这可能是一条并不平坦之路。坎坷、困惑,乃至孤独,这正是艺术的享受。”

    在坎坷、困惑与孤独中,他享受着书画艺术,追求着书画艺术,渐渐进入自己与艺术的对话世界,渐渐沉淀下了自己的艺术语言,有了“心灵深处的自我本性之情境”。

    他的艺术作品呈现给我们一种鲜明的艺术状态,那就是“只是自然的世界”!

  “自然的世界”永远是和谐自得,共存共处,生克有序,顺应规律,是一种“宁静”的状态下的自然演变。只是因为人类,大自然的许多规律被“人为”改变,充满了喧嚣、动荡、破坏、混乱……这种“喧闹”的状态充彻人类的一切行为,也包括人类的艺术创作,尤其是进入现当代,许多所谓“创新”,但注定昙花一现的作品往往“热闹”一时。这些作品充彻画面的往往是“乱”“杂”,很难给人艺术上那种典雅、神静的享受。

    我们去欣赏历代得以流传下来的优秀作品,不论是山水,人物,还是花鸟,不论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种变化,但是,能够始终贯穿其中的“灵魂”是那种并不喧闹的“静”,那种渗透了历史的烟火味,浸染了历史的风雨味,依然宁静的力量!在他们的作品中,充满的是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充满的是“天人合一”的自然之道。即使如梁楷、八大山、徐渭这些写意大家们的作品,虽然笔墨大开大合,憨畅淋漓,但是,他们的作品在骨子里依然是淡定的、宁静的、内敛的,他们不会用所谓的“创新”的那些驳杂的、精糙的东西去强调“个性”。

    秋晗显然对传统精髓有着极深的感悟。他的创作坚守传统——精神的和艺术的,融入自我认知,绝不哗众取宠,绝无无根之举。

    秋晗的创作以工笔为主,他的作品不仅工笔画的每一笔都交待得清清楚楚,即使是半工半写的作品也是如此。每一块色,每一条线,都是宁神静气成就,所有表现对象,这些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都交待得非常清楚,绝无匆匆急就之浮章闲笔,绝没有让人半天摸不着头脑的东西。创作这样的作品,一是需要时间,一是需要宁神静气,但,归根是要对艺术,对笔下要表现的事物充满挚爱,充满敬畏,充满虔诚。

    他的作品总是意静、气静、笔静、墨静,故给人的是整体上的神静。这就使他的作品清雅脱俗,无烟火气,传统古意与现代审美融合得天衣无缝,艺术表现与哲学意识表现得盎然纸背。秋晗的创作给我们的是艺术化的自然世界,是艺术化的生命存在。欣赏这样的作品,除了对自然、对生命、对艺术产生热爱、产生敬畏、产生尊重,很少会有其它的杂念。

    这就是艺术本身的价值和力量,人乃自然之物,人类的艺术也应该是自然世界的艺术,一切以“自然”为灵魂和核心,否则,很容易被“自然”所弃。

                       2015-6-23

               (梁生智,山西忻州人,当代美术评论家,诗人)


更多精彩,尽在艺评网

更多精彩,尽在艺评网

艺术家登录

扫描二维码
注册/登陆艺评网

温馨提示
这个就是提醒的内容
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二维码登录“艺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