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之镜

2016.09.20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2005级博士 张雯
228

——解读星光油画作品

发表于艺术杂志《南国艺术》人物专访


    试图把星光的作品归属于任何一种时兴的流派,似乎总是徒劳的,他的作品风格始终处于变幻的状态,正如他的身份,多重而变化莫测。这些呈现在观众面前数量繁多、题材相异的绘画作品,曾使我们以“画家”称号为星光定位,但他说,他不是画家,他的画面只是一面镜子,他只是借用这样一种方式,表达和关照心灵。的确,仅仅称作星光为画家是过于单薄的,除了绘画,他在文学创作也颇具成就,他的小说《魔镜》、散文《北京往事》皆发表在全国重要刊物,并获得巨大反响。他还涉足商业,游历多个国家,足迹遍布欧洲和非洲各个城市。

星光的画面笼罩着一种梦一般神秘的韵味,犹如他自身复杂的身份与个性,这些画面体现着人性与生命的多重性。他或者抒写喜悦,或者刻画绝望,或者传达具有巨大冲击力量的视觉效果,或者强调心灵深处飘忽不定的生命情感。他的色彩时而凝重到使人的视觉深感压抑,又偶尔平展淡薄得连画笔留下的痕迹也显得一清二楚。这种有点象幻觉艺术的手法,使他的色彩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有影响的尝试和贡献。

他在《春》叙述一个怀旧、传奇、神化般的境界,模糊的人影骑车奔向前方的山峰,身旁花红草绿,鸟儿飞翔,细细看去,那山峰形状却是一优美的女人体局部。画中运用大量的赭色、少量的橘红和充足的蓝色、漂白的冷绿,在神秘和兴奋甚至幽默的氛围中形成一种“性”的暗示。

星光有很多画面和月亮含义有关,这使他的画面更具神秘气质。《风月》、《月光》《月梦》——是对题材的刻意选择?还是无意识的情感表达?我们无需追究画者的最终意图,画中创造的形象不言而喻既是具体和启示性的,又是抽象和耐人寻味的,这种尝试与变化的过程,已使得画面具有永无止境的意义和内涵。

星光作品中偶而涉及静物题材。任何有作画经验的画者都会了解,作为参照的静物本身是缺少动态变化的,若是对静态固体简单摹写,往往容易使观者视觉腻烦。星光在取材厚重的瓶体与轻盈的布熊对应,背景是流动的液体和深远的风景,静止的物体具有了永恒的动态的变化,客观的主题被混合融化到几乎达到创造自由梦境的地步。在画的题目《本质》的提示中,眼前熟悉的物体传达了既平常亲切又异常莫测的感觉。

星光曾经在创作的文学作品《魔镜》时评论:“情人的面颜如一面可以望见自己心灵的魔镜。”。“情人的面颜”往往是多变、丰富、和神秘莫测的,他的文字与绘画犹如多重之镜,折射着他的心灵与生命。他在《自画像》和《蓝梦》中,为观者突出创造了一种镜像的错觉。他取以正面构图,画中人物扑面而来的咄咄逼人的目光回应着观者的视角,反射出一种捉摸不透的气氛,引导观者进入更深处更接近本质的观照状态。这种无声的神秘的艺术语言,铺陈了一面反照人之心灵与生命本质的多重的镜子。站在镜前,人影交错,目光对视,心灵碰撞,而这与观者相对的、反射着真实本质又错综复杂的魔镜般的世界,正是星光对心灵本质探索和对生命状态投射的最大程度的实现。

 

 

作者: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2005级博士  张雯

 


更多精彩,尽在艺评网

更多精彩,尽在艺评网

艺术家登录

扫描二维码
注册/登陆艺评网

温馨提示
这个就是提醒的内容
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二维码登录“艺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