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眼山水入画来----看《李钦渊诗画集》

2016.11.22
马钧
82

 

去年年底,李钦渊先生出版了他的诗集《云谷行吟录》。时隔不到一年,他又捧出他的新作《李钦渊诗画集》。在艺术田野上如此勤于耕耘,令人不能不心生钦敬和感佩!

        如果说之前的诗集是他在语言艺术上的独奏,这一次却是语言艺术和绘画这一视觉艺术的二重奏。

本来,在历代文人那里,早就把诗与画视为是“书画异名而同体”的姊妹艺术,有的人干脆把它们之间亲密往来、互通款曲的情形,表述为“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李钦渊先生无疑是这种思想的拥护者和实践者,否则他不会把这两门本质上属于不同表现形式的艺术糅合得这么珠联璧合。

诗与画的融合或者说亦诗亦画,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难在何处?难就难在二者的兼容、化合,是对艺术家全面素质、综合素养的严峻挑战,非有一些大气力、大才情、大技能的人,方能一试身手,而没有这种综合技能的人,要么成为一技而能者,要么成为望而却步者。

更何况,有那么一些画家平时就疏于文学、美学修养的涵养,片面地以为画画的,就是守住笔墨、线条、色彩这些专业的技艺。于是,我们会在各种画廊、各种场合甚至一些书画展上看到很多有技无艺的画作。缺乏独特的审美意趣、缺乏文学的张力成为诸如此类作品的硬伤。

而李钦渊在意的就是传统绘画里诗情画意的交汇融通,于是才有了他编辑这本书的创意。

可以这么说,只有在这本书里,读者才会领略到李钦渊先生才情的全貌,而不再局限于之前舞文的李钦渊那单一的侧面。

师从青海著名山水画家贾允中先生的李钦渊,对青海高原独特的山川形胜寄予了一种持久的情愫和深挚的审美眼光。我曾在他的上一本书里这样说过这么一个意思:有着诗画双重素养的李钦渊,在他的诗歌创作上突出体现出一种心智上的优势。来往穿梭于诗歌和绘画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之间,李钦渊自然而然地对他的诗歌和绘画这两种经验进行了双向的转化——或者以诗眼入画,或者以画眼入诗。这本诗画合集鲜明地体现出这一特点。他不仅用诗化的眼光来点染西部山川之浑莽大气,还将西部山水的意境之美和南方山水的意境之美在尺幅之间进行美的嫁接,就像画国画的画家在水墨中杂糅进西方绘画的意味。

“搜尽奇峰打草稿”这是石涛的艺术主张,其实也是中国山水画不断推陈出新的一个创作规律。其最为可取的地方,就是以造化为师,不断以新的笔墨捕捉、呈现千奇百态的山水世界。还有一点就是不拘泥于外在世界的摹写,不是对着某一处风景亦步亦趋,而是在移山入画的过程里,自然而又巧妙地化入画家精妙的提炼,画家的想象与情感,画家的理想。这个道理,与王国维倡言诗词的美学境界时的说法,在道理层面是相通的——,他说:(诗词)“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近理想之故也。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可见,画之为艺,其精髓在于画家与天地万物能够相通,能够从自己的感受里,再造出一种崭新的山水神貌。看李钦渊先生的山水画,我觉得他并不拘泥于西部某山某水的真实存在,而是攫取山水的灵韵,一看便能晓得这是西部的山水,但我们没必要具体去像查地图似的去对照具体的山峰与河流。有了这层超越的意兴,他笔下的山水,透出雄秀兼容的神貌。雄浑苍莽在许多西部画家笔下表现得较为充分,但将秀丽、秀美也和那眼似的原始的浑莽厚重融合起来,这是李钦渊山水画的新意。皴擦,勾勒,细笔,粗线,在他的手腕下,应运得极其酣畅流利。可以说把沉雄厚重的西部风格和灵动轻盈的南方绘画的意味结合得有滋有味。像他的《脊梁》,满幅丹山层层叠叠,块垒森森,好像那山势里充盈着一种巨大的气势要扑压过来。可是它又在这沉厚的力量中,将轻盈的白云缭绕在山脚,再加上画幅下方被沙滩分流之后蜿蜒流淌的河水(波流表现得极有动势,也极为细腻,可以让人感觉到流水的翻滚,),整幅画作在浓重的笔墨中却生气弥满,动静相生。《扎根雪域傲昆仑》一画,要表现的画意是“雪域青松耸入天,根扎西部吮神涎”,作为画家的李钦渊将阴冷的色调作为整幅作品的基调,只见落满皑皑白雪的山脊光秃秃的一片,闪烁着逼人的冷光,但它又不似古代画境中常见的枯寒、荒寂和萧索,因为它在直扑入眼的凛冽寒气中,在山沟和山谷极具匠心地勾勒出青松和飞鹰,顿时画面里就有了鲜活的气息,有了大自然原始的生机。而他的《武夷山九曲溪竹排》,一眼看去,便充满了江南的秀润、清灵,淡墨刻画的竹竿,浓墨披沥的竹叶,轻淡到快要无痕的山影、河州,晕染、皴擦得浮在云气里,微小如蚊的艄公和竹排,活灵活现地将人带入的去处,已是水域泽国的情境。《北山烟云》则用粗犷、爽辣的笔触,以草稿般即兴、随意的意兴,把互助北山的雄峻、峥嵘描画得如置目前。《横空出世莽昆仑》气势浩大、苍茫,笔法老道劲健,无论是烟云还是溪流、青松,都层次分明地衬托出昆仑山的非凡气势和崇高的境界。《河源新景》构图开阔,富有造型的节奏感,前后山峰相背分明,烟云溪水,起伏的山峰,错落有致分布的草木,和谐地共置于一个空间里,你可以强烈地感觉到他于气势豪放中寓蕴的静穆之气。

……

李钦渊先生的山水画之所以出现新的气象,一是诗画的交响,一是他走南闯北,各处的山水看多了,他的胸臆中自然会渐渐养出一股子雅致的文人逸气。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李钦渊先生山水画让人耐看,或者耐人玩味,奥窍正在他的善于交会,善于融通。

201289日夜于卧尝斋

马钧 中国作协会员,青海省作协副主席,《青海日报》社会文化专刊部主任,作家、文艺评论家。

更多精彩,尽在艺评网

更多精彩,尽在艺评网

艺术家登录

扫描二维码
注册/登陆艺评网

温馨提示
这个就是提醒的内容
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二维码登录“艺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