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顾声尘远,齐生策马来 ——《孙列国画作品集》序

2017.02.06
王全聚
382

记得有人说过,在一定的时空中,每一个人都是太阳。那么,画家孙列就是朝阳了。他那么年轻,那么充满活力,他的画因功底深厚而圆融,因来自生活而富有热力,因思想活跃而焕发光彩,为此,在我看来,他像朝阳那样充满希望。

他是幸运的。他朝着山顶拾阶而上,步步登高,一切仿佛都顺理成章自然而然。爷爷奶奶都是很早就投身革命的军人,这使他在光荣和顺利中成长;父亲是画家,耳提面命,少年的他就酷爱丹青,并屡屡在少儿美术比赛中崭露头角;长大后考入天津美院,成为学生会主席,在国画系,受到众多名师的教导,成为科班的高材生;再后来成为天津大学王学仲教授的研究生;毕业后在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研究院担任北洋美术馆馆长;现任王学仲研究所中国画讲师,在国画创作与教学工作之余,倾力于国家级重点美术研究项目……

豪华的履历表往往容易发酵,产生傲气。他如果眼高于顶也属自然。但他不,相反,他是那样谦恭与和善,很有教养,有着上善若水的人格魅力。

他的学画,不是为争胜、趋利、谋职等等,纯是源于天性,因为画画能使他心中的“敏感”得到畅快的表达。

他特别强调“敏感”。那是心灵中的元气因外物所动而产生,因得以释放而让人快乐。他说,他是“特敏患者”。

这是艺术家难得的禀赋。

由感触、感动、感悟,进而产生冲动、进入创作,它的产物必然是纯净的艺术。说它纯净,并不指脱离社会人生,而是因为摆脱了功名利禄等非艺术因素的干扰,表现的是真实的自我,是真实的、他心中感知到的外部世界。他的欢乐和烦恼,他的深思熟虑或灵光一现,都会反映在作品中,最终造就了哪怕稚嫩,但一定饱含生命汁液的艺术品。

他的作品因此而淳朴。我们从中可以了解他的性格倾向,他的内心生活,以及他的知识结构。作品与人,呈现高度的一致性。

在他心中,青春气息并没有遮住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光芒。他对儒释道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这在他的作品中多有表现。《礼之用》画的是崇尚“和为贵”的儒生、表现天地之和,山水之和,物我之和,人与大自然之和的传统人格追求。《调琴图》描绘的是在大自然中抚琴的高士,泉、石、松、鹤、云、水安享其间,似在琴声中陶醉……这是自古文人追求的“独与天地精神往还”的超然境界。

他生于齐地,字齐生。在温文尔雅的外表下,骨子里充满山东人的侠义崇拜和尚武精神。这决定了他钟爱水浒人物。早年,喜欢画武松、林冲,后来更倾心于鲁智深,金圣叹说“直将一腔热血喷将出来,使人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他人出力”,这也成为他着力颂扬的精神。

他的这类作品都是传统文化的现实投影。

同时,他也关注当下,在那些现实题材的作品中,有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表现了青年画家的历史担当和入世情怀。

他有广博的美学趣味。传统的,现代的,西方的,他的画笔像盾构机一样向不同的方向开掘,探索的执着,眼界的开阔,显示孙列融通古今中外的艺术追求。

《忠义情愫图》是水浒故事的传统题材,主题却是对男人和女人关系的现代思考,而艺术形式更是古今交融。他用古代木版画的画法塑造人物形象,又采用现代的构图和剪贴手法,将李逵背母、秦明再娶、王英战三娘、十字坡等几个故事纳入一幅画中,既古朴,又具现代意味。他的毕业作《鲁智深造像》也属此类,纯用高古游丝描勾画人物,但构图却充满构成的现代智慧。很新颖,有韵味,莫怪在展览当天就被外国人买走。

孙列坚信,没有西画的写实修为,中国人物画家不会走太远。他受过严格的素描色彩训练,从画册中的人体写生就可看出他有深厚的造型功底。但他并不以此自傲,更不以此自足、自限。他认为,中国人物画应该富有时代独特的语言,但底线是不能抛弃水墨与线条。他潜心于中国画语言的研究,从吴道子、顾恺之到任伯年,从徐悲鸿、蒋兆和到何家英、李孝瑄,他逐一像修绠汲深一样,汲取艺术生命之水。这是在精研传统,也是在探索中国画现代化之路。

他也画了一些都市水墨人物画,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这种画近乎异类。

在中国画的历史上,人物画是最早成熟的画种,留下丰富而宝贵的艺术遗产。但面对纷繁复杂的当代社会现实,传统的题材、主题和语言图式,暴露出局限性。于是受西方美学的影响,出现了探索性的都市水墨人物画。它代表着新时期中国画的一种现实关怀。孙列的《五常道像》,就是这类作品的成功之作。这幅画画了四十九个人头,纯以面部表情表现现代都市的人生百态,也在探索面部特征与人性之间的关系。观察的深刻与表现的深刻,构思的新颖与语音的新颖等等,都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显示着画家对中国画现代化的热情。

他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他刻苦继承,也着力创新。不同的艺术取向显示,他正经历着探索和打造个人风格的艰苦历程。他还年轻,前路正远。经过生活的历练,学识的滋养,语言的丰富,经验的积累,他一定会成为国画界不容忽视的存在。理性让我有理由期待,而感情,则因这种期待而愉悦。

我像连嫉妒也燃烧殆尽的夕阳一样,祝愿朝阳,愿它有一个绚烂的未来。

不久前,接到他的手机短信,告诉我他女儿出生的喜讯。那口气,使我深感他内心的、初为人父的喜悦。我也有女儿,我知道那是怎样的一种幸福。现在,他的画册——另一个宁馨儿又将问世了,邀我作序,我欣然应允,走笔如上。记得曾为他写过一首五言律诗,兹录其后四句作为本文结尾:

月中原有桂,洛下岂无才。

吴顾声尘远,齐生策马来。

 

       2012年3月9日

于老莱悦母堂

作者为美国世界艺术家协会专家评委、中国著名书法家、文艺评论家,天津市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天津市社科院写作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理事、天津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天津书法家协会顾问、天津炎黄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原书画院顾问。


更多精彩,尽在艺评网

更多精彩,尽在艺评网

艺术家登录

扫描二维码
注册/登陆艺评网

温馨提示
这个就是提醒的内容
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二维码登录“艺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