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画故我在

2017.04.22
史先清
268

我画故我在

        史先清

 

 

民国才女张爱玲曾经感叹过‘出名要趁早啊’,今天的国人恐怕是有史以来最明白此理的了,无论是官方的赛事,还是民间的选秀,从体制内到江湖里,从平面媒体到电视广告,沸沸扬扬,好不热闹,一个目的------出名,不管是好名恶名俗名臭名,只要出名就行。安迪·沃霍尔在1968年向公众宣称的每个人都有15分钟的成名的机会,一语成谶。

 

同国内一线的各路明星艺术家相比,苏鹏只是芸芸艺术百姓中的一员,好在艺术这东西不太容易被垄断,大家都有权利浸淫其中,博伊斯不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吗?08年,苏鹏到中国艺术研究当代油画创作工作室做访问学者时,已近不惑之年,按照爱玲女士的说法已属晚年出道。干这行儿的都知道艺术真的不太好"玩',个中滋味,甘苦自知,能坚持玩到现在已属不易。

 

苏鹏的经历不太传奇,和许多同行一样,少年喜欢涂鸦,后考学,毕业后从事艺术教学工作,研习舶来的西式绘画,一直以来钟情于手绘这种原始但又直接的表达方式。苏鹏画妻子女儿,洋溢着家庭的恬静和温馨;画邻家小妹的青春和美丽,画青春逝去的落寞和无奈;画静物、风景。这些画大多以写实的语言用现代主义的形式意味为探求,这一时期的作品,明显带有学院主义和经典艺术的精神指向,可以窥见苏鹏深愔具象绘画之道,并一直为此不懈地通过各种样式、面貌来印证今天的具象绘画其存在的意义。作品《窗外》给人印象深刻,语言纯熟到位,画面中诸如桌上的尺子、提线的飞鸟、横躺的布偶等暗含着其相对应的意义。值得一提的是,具象绘画在当下无论是对生命体验的抒发,还是对现实的映射,哪怕是用直白的拷贝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仍具有当代性。08年之后,苏鹏带着研究观念绘画的课题来到研究院,较多地接触了观念艺术,并影响了其艺术观。在对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之文化现象的深入思考之后,作品题材集中在反映消费时代中传统文化的尴尬境遇,及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相互消解状态。《新仕女图》系列,以符号化形象将其挪用拼贴,制造嬉戏感、荒诞感,用后现代艺术修辞手法,构筑出一个真实而又虚无的文化图景。苏鹏对当代社会文化问题的思考,朴实真诚,不煞有介事,不故作高深。这本集子所展示的正是这样一个经历古典,现代和后现代的轨迹和脉络,也是一次艺术历程的回望和反刍。

教科书关于艺术的功能一般做这这样描述,语言交流,创造性体现,道德训诫,感官愉悦,情绪宣泄等,我想,对于我们最重要的也许就是画画儿这事儿填充着我们每一天的孤独,寂寞,快乐,无聊,思考和追求。套用先哲的一句话,我画故我在。

在北京求学的日子里,我和苏鹏同住一室,都是哥们儿,苏鹏要出画册,让我写两句,我欣然应允,就算弟兄们随的份子,如能算序,甚慰。

 


更多精彩,尽在艺评网

更多精彩,尽在艺评网

艺术家登录

扫描二维码
注册/登陆艺评网

温馨提示
这个就是提醒的内容
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二维码登录“艺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