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深的激情与忧伤

2017.10.26
徐妍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276

                                                  幽深的激情与忧伤

 

 

悠悠的怀乡之情,寄寓在“青铜”之上。“青铜”是世上最难破译的静穆之光。色泽之美妙,不只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仪态之端庄,不只是礼器所能够表达的内涵。色泽与仪态只是青铜的外表,在时间之中,青铜已经沉淀为一种越来越浓郁的乡愁。青铜时代,那个越行越远的夏、商、西周、春秋及早期的战国,已经作为一种文化记忆缠绕在人的潜在意识。而怀念青铜之人,往往是带着幽深的激情和忧伤。李林祥就是这样的怀乡人。他追忆青铜时代那段遥远的精神之路,于是,把自己灵魂深处的联想,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

“青铜时代”中最素朴的就是油画“静观天地”系列。它们有饪餐具——豆、酒具——鼎;还有日用器具——贮物器。各式古朴的青铜,配置上与青铜的色泽、姿态相协调的静谧背景、乍看上去也许平淡无奇,但凝神思量它们深远而悠长!那些端庄、祥和、沉郁的神态,蕴涵着<最深最平和的情感和思想。那就是静观天地与人世,慢慢品味时间、空间的本真之美。这份美,属于大隐之美。在这个充斥着功利与遗忘的世界中,这般不会炫耀的精致的纹理不仅可以祛除心灵的喧嚣与浮躁,而且可以唤醒我们的思乡之梦。由此,青铜作为天地苍茫、岁月悠悠的承载者和证人,可以牵引我们回返于通向故乡的荒芜道路上。尤其,令人意味深长的是,李林祥的“静观天地”没有选取追新炫奇的表现方式,而是选用了让物呈现自身、表现自身的绘画方式。这看起来有些冒险。当今天的现代人大多丧失了倾听的能力并遗忘了故乡的来路时,依靠青铜自身是否会唤醒现代人沉睡的记忆?现代人是否还会读解青铜这本大书?这些困惑似乎没有阻碍李林祥笔下青铜的静观的存在状态。对于李林祥来说,艺术的世界是属于全世界的,也是属于自己的。一旦让情感和灵魂置身于油彩和画布之中,他的内心便通体澄澈、洒脱。有了这颗澄澈、洒脱之心,李林祥的青铜世界才会如此气定神闲。当然,李林祥的“静观天地”系列作品的青铜在寄寓画家一种悠悠的怀乡之情的同时,又隐含了一种忧郁意识。毕竟,李林祥笔下的青铜不是原初的青铜,而是一位画家内心深处的那种惆怅、忧虑、无言的沉重感。这一点正如他的自述:“在我的身体里,一直有着‘怀旧’之情。但这‘怀旧’如何与当下来对话,如何与社会来对话?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除了油画“静观天地”中让物呈现自身的表达方式,“青铜时代”还探索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历史不能忘却》《和弦》《静静之声》《悄然而逝》等水彩画中,青铜借助透明的水与多情的彩表现了现代意识中青铜的存在形式。比较而言,油画中的青铜多表现古典的宁静境界,单一、含蓄的画法传达出丰富、复杂的情感,单调的式样与缓慢的步调之中更多地节制强烈的个人感受。而水彩中的青铜则利用色彩、气氛、光影、水渍等元素表现出一种历尽劫难后的强韧精神。常常,青铜被设计在一个弥漫着雾霭一般焦虑的氛围之中,与强大的现代文明的压迫性力量形成对比。

其中,《历史不能忘却》给人以一种强烈的震撼力。青铜质地的头盔、剑和鼎与字迹斑驳的墙、猩红的披风构成沉郁的激情。这份激情或许源自历史记忆的难以忘却,或许源自历史记忆正在被放逐。这幅画表现了现代人与历史记忆之间悖论的情感世界。

此外,据我了解,李林祥是从国画出发的。《静听晓风罩碧沙》的清爽格调让人眼前一亮。那些如少女般纯美的晓荷尽管有些单薄,但她们仿佛一个个梦的种子,在李林祥追寻的艺术世界中一路播撒爱、希望和理想。事实上,幽深的充满激情与忧伤的青铜记忆就是从晓荷之梦开始的。

 



更多精彩,尽在艺评网

更多精彩,尽在艺评网

艺术家登录

扫描二维码
注册/登陆艺评网

温馨提示
这个就是提醒的内容
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二维码登录“艺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