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与饮食---胡诚

2018.06.23
胡诚
805

 

  竹为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增色添彩。竹笋以嫩脆鲜美的风味受人青睐,代文人名士皆爱竹笋。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食笋》诗云:“置之炊甑中,与饭同时熟。紫箨折故锦,素肌掰新玉。每日逐加餐,经时不思肉。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且食勿踟躇,南风吹作竹。”诗人对竹笋的嗜好及怀念之情是如此的强烈。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有一次路过于潜县金鹅山时被竹林所陶醉 即兴赋诗道:“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诗未成,于潜县令便用“笋焖肉”款待他。苏东坡食后赞不绝口情不自禁地又吟完后两句“若要不瘦又不俗,还是天天笋焖肉”。近代作家梁实秋的散文《笋》更是引人入胜。他怀念北京东兴楼的“虾子烧冬笋”春华楼的“火腿喂冬笋”等名菜。说他从小最爱吃冬笋炒肉丝。大师林语堂妙论食笋,说竹笋之所以深受人们青睐,是因为嫩竹能给我们的牙齿以一种细微的抵抗,品鉴竹笋也许是别有滋味的最好一例,它不油腻,有一种神出鬼没般难以捉摸的品质。人们还以竹米酿酒,味清醇甘冽。庾信诗云“三杯竹叶酒,一曲鹃鸡鸣”。

  竹还是药用植物,明代大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堇竹、淡竹、苦竹的药用价值。

 

更多精彩,尽在艺评网

更多精彩,尽在艺评网

艺术家登录

扫描二维码
注册/登陆艺评网

温馨提示
这个就是提醒的内容
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二维码登录“艺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