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青山不厌看

289
文/姜永平
王清州是一位勤奋的艺术家。他对艺术的涉猎也极为广泛:书法、篆刻、水墨、油画、综合材料、雕塑甚至装置。可见他的勤奋及艺术实践与积累的丰富。
 
和王清州老师合作过三次展览,两次水墨展览和一次水墨、雕塑、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综合的展览。从几次展览的作品中,发现了始终贯穿王清州创作的一条主要线索:取象说。这个理论是中国书学的重要命题,用线条将丰富的感情体验作以高度的概括和抽象,在凝聚短暂的一挥中,化客观存在为主观情感,化具象为抽象。研习书法多年的王清州将这个理论融入到绘画创作之中,并提炼概括为具有其个人风格化的艺术形式。

这个特点在他最近云南采风期间创作的一批作品中尤为明显。《红绿翻虎》系列、《地水火风》系列、《我家门前两棵树》、《我前世是不爱动的树》等作品,是他在云南西双版纳时所创造。画面中客观存在的山水、树木在艺术家的眼中全无物象之形,而是经过艺术的提炼概括后转化为富有韵律感的线条和层次丰富的色块。在王清州的观点中,大自然中是没有线条和色彩的,线条和色彩是人对外在物象概括所形成的心理形式。而王清州将这种心理形式用艺术表现出来,就是他画笔下的作品。

王清州的作品构图极具新意,与传统水墨画相比别具一格。在王清州的作品中,他描绘的不再是游人眼中的青山碧水、绿叶红花,而是用艺术家独特的视角将浑莽的大自然抽象化、节奏化、纯净化。值得注意的是,皴法的笔触以及水墨的晕染在画面中都已然消失,而改以线条和色块来经营山水抑或花鸟的造型。借着几何抽象的线条和色块所蕴涵的解放力,王清州一样达到了传统山水所追求的坚实结构,以及形式和空间上的明晰感,显露出他个人内心对自然的热爱及向往。换句话说,王清州在不牺牲表现力的原则下,依然从形式简约的阶段跨进到了形式构成的阶段。从这个角度上看,这跟他多次游历西方,参观西方现代的美术馆博物馆的学习经历有密切的关系。学习西方现代的艺术风格,结合东方传统艺术的体悟,王清州的这一批创作当得起突破这一评价。

王清州的绘画用一种抽象化、净化的幻化之景来表现真实的世界。这得益于他对真实山水世界的感知和具有直觉冥想力的眼睛。记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岛子教授这样评价王清州:“王清州的色彩写意从传统文人花鸟画脱胎而来,既蕴涵文人画的要素,又在自然的观察与表征中注入现代艺术语言的表现性乃至抽象性,而现代艺术语言本身有其丰富的思想性。从当代水墨的发展视角来考量,清州的色彩写意创作不失为返本与开新的成功实验。”

可见,对自然的观察正是王清州所有创作的源泉。一如他内心的坚定:“我会继续观察生活,独立艺术实践沉淀,努力创作和探索”。(本文作者为798先声画廊艺术总监)

更多精彩,尽在艺评网

更多精彩,尽在艺评网

艺术家登录

扫描二维码
注册/登陆艺评网

温馨提示
这个就是提醒的内容
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二维码登录“艺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