恣意纵横 墨澹天成

2016.09.14
陈天然
199

恣意纵横 墨澹天成

读关尚卿的山水画

                       陈天然

 

作为一个画家,他所创作的作品能被悬挂在人民大会堂里,可以说是非常值得自豪的,在中国大众眼里这也是他一生的荣耀。这正因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重大会议的地方;是党、国家、各人民团体和人民群众举行政治、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国家领导人进行政治、外交活动的场所。这里的绘画作品经常会受到其他国家首脑和国内外有关领导的关注、拍照、留影。河北大学影视学院院长、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河北传媒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中国著名山水画家尚卿创作的大型壁画《山海关》就悬挂在这里。

关尚卿创作的《山海关》作品,表现的是我国明代所修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重要关隘。在明长城沿线的上千座大大小小险关要隘中,山海、居庸、嘉峪三关名冠古今。而这三大名关中,山海关又踞其首,故称之为“天下第一关”, 也是我国唯一的一个以山、海、关合并命名的地方。它是长城文化的集萃、是中国历史的见证、是建筑史上的奇迹、是山海关的财富,更是世界文化遗迹的瑰宝。关尚卿用他的画笔,将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山海关精心创作成精美的巨幅画作,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称诵。

在一幅幅精品问世、一个个丰硕的成就取得时,关尚卿首先想到的是授业于他的每位恩师。他1959年没考入天津美院前,就从师于天津著名画家黄士俊先生。考入天津美院后,教山水画的老师又是我国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的高足--刘君礼先生。关尚卿毕业后,在刘君礼先生的帮助下,又拜名震中国画坛的“长安三杰”主要创始人何海霞先生为师。恩师们的谆谆教导,对他的艺术创作生涯无疑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尤其是何海霞先生。

著名国画家何海霞先生,(1908--1998年)生于北平一个贫寒的满族家庭,从少儿时期便开始学画,1935年拜张大千(1899-1983年)为师,入室“大风堂”。何先生擅长山水,且功底扎实、技法全面,善画青绿、水墨、没骨等。其作品以清新雅丽、秀润脱俗而著称,同赵望云、石鲁共创长安画派。尤其是在山水画创作中,何海霞先生能兼收并蓄,把传统的水墨画技巧同工笔重彩、青绿结合起来,同时,他还能融合西方绘画的创作技巧,开创了青绿山水和金碧山水的新风貌。在何先生的绘画中,油画、水彩、水粉技法都被吸收进来。之后,何先生又将院体画、民间绘画、文人画、青绿金碧画融为一体,使山水画尤其是金碧山水达到了最高的境界。是20世纪中国画坛上的第一人非何海霞莫属。

有这样的老师作指导,关尚卿不负厚望,决心以优异的成就来报答恩师。他把老师的教晦牢记在心,把何海霞先生赠予自己的《杨柳青青渡河人》作品,作为先师们激励自己的动力,从而不畏艰难,努力进取,开拓创新,以丰硕的成果去渡到成功的彼岸。为了创新他刻苦钻研绘画理论,认真吸收先师作品中的精华,努力承传何先生清新雅丽、秀润脱俗的画风。他师法古人,大量临摹古代的山水画作品,尤以宋元居多,其中北宋李成、范宽、王诜、赵伯驹、南宋李唐、马远、夏圭、元代倪瓒的作品均在他摹写之列。不甘寂寞的他很重视借鉴中外名家绘画、雕塑的创作思想及艺术的形式美感,以从中寻覓适合自身的形式语言。他深入研究抽象主义艺术家康定斯基的作品及其理论著作《点、线、面》等,对康定斯基认为的点、线、面及色彩的独特感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把“点是基本元素,使空白的面受孕并变得结实,地平线是负荷着物体的基地,沉默而‘黑’,垂直线是主动的,因热而‘白’,自由的直线是活动的‘蓝’和‘黄’”成功地找到在自己作品里的位置。他曾被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作品的雄伟气势、动人心魄所感动,也为蜚声日本画坛的当代风景画画家东山魁夷的作品所吸引,并认真地吸取着艺术创作思想之精髓所在。

关尚卿遵循先师们的教诲,坚持把深入生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放在首位。他经常奔走于名山大川,穿行于荒僻乡村,攀岩于高山之巅,驰聘于草原大漠,亲近大自然,每到一地他都认真写生,从不放过片刻闲暇。他先后到太行山、黄山、华山、泰山、嵩山、贺家坪及江河湖海体验山川之壮丽,仔细揣摩,把天地之间的大美,宇宙间之灵气尽收眼帘,装入胸中,然后再造化在我,以情写境,跃然纸上的绝不是机械模仿自然,积累了上万幅的速写小稿。变化万千,具有极强的个性,幅幅飞动的线条都是爱的结晶,因此也都充满了生命力,成为他以后大型山水画创作灵感启发的基因,也奠定了他坚实的写实基础。

关尚卿的画作来自于他对大自然的细心观察与反复求索的结果。在他笔下描绘出的山水树石,四时朝暮,气象万千,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他以独特的墨色情趣,表现出了山水树木的俯仰向背色彩的差异;用刚柔并济之笔,体现不同物象的灵气;色墨交融,青绿一体,云气融冶,生机盎然。他的作品《大岳晓云》生动的展示了太行山脉犹如神州的脊梁,巍峨浑厚。《太华仙踪》则画出了华山雄奇险绝、断壁千仞、神秘的云雾和那看不见山脚的深谷;作品《留得山泉听雨声》则把祖国河山、乡村风光融为一体,尽展人们眼前。他描绘的山川雄伟浑厚,气势逼人,皴擦点染,都极为精致地表现出不同地域的山川特色;墨色渲染,呈现出深邃的空间,真可谓“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他赋予高山大川以人格化的不同性格。其作品《大岳擎天》,画面近处是幽深的峡谷,稳健有力地托起葱茏茂密的林隘,由近至远,神秘莫测,直入云雾之中,一条白色晨霭横绝山巅,远处则为高耸入云重重叠叠的山峰,恰似巨人横刀立马,以压倒一切的气魄,擎起高高的天宇。他还因水具有变幻莫测之特性,用淡墨表现水天相接的辽阔水域,灵活地手法表现了水质动感。作品《湖山秋暖》以舒缓、温和的线条表现悠远的水面,让人体会恬静,温馨的享受,这又是另一种艺术品格。作品《赤岸云起》以独特的手法表现出刘邓大军抗战时所在太行深处山村的风云变幻和令人感到亲切的旧居,作品《云中飞瀑》则画出了疑是银河的飞瀑布一泻千里的气魄。凡此种种,关尚卿的作品不拘一格,将“其形欲深静,欲柔滑,欲汪洋,欲回环,欲肥腻,欲喷薄,欲激射,欲多泉,欲远流,欲瀑布插天,欲溅扑入地,欲渔钓怡怡,欲草木欣欣,欲挟烟云而秀媚,欲照溪谷而光辉”,真是活灵活现,微妙微肖。

关尚卿深知构图是作品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画家创作选定主题后,首先要思考的就是构图。如他的作品《雄襟万里图》、《一声长笛对落晖》、《中岳重阳》等画乍看上去你会感觉画面构图:山势险拔,岩涸陡峭,当细观其整体就会发现其画面:立意高远、构图严谨、布局奇特、浑然天成,相得益彰,把主题烘托得使人尤如身临其境。他的用色有放、有收,大开大合,收放自如;用墨浓淡有致,姿肆奔放,迭荡起伏。好似驰骋于规矩之外,但又无不在法度之中。读之给人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唤起观者的深度美感。从而留下深刻的记忆,这就是他作品的艺术魅力。

关尚卿还广泛涉猎其他艺术领域的研究。他将工艺美术的造型及装饰法则灵活地运用于山水画创作中。在一些作品的创作中,他把山中的建筑均画成近似几何形,以墨线勾勒,松树及草丛亦如园林植物画得接近方形或梯形,错落有致地安排在山水云气之间,甚至山石的用笔也极力强调一种秩序感与装饰感,穿梭于其间的不规则的行云流水,又为这些静谧的几何形增加了几分山川钟灵毓秀之气,也凝聚了欣赏者视觉,唤起人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作品《碧落彤云罩银装》,刻画傍晚落日余晖映着积雪的太行山。画面以装饰性的效果强调了作者自己内心感受。蜿蜒横亘于画面的山脉上,他大胆运用了冷暖交错的红,蓝,黑色,在鲜明的色彩对比中使观者产生了天寒翠袖薄的幻觉。作品《云收空闲鹊桥头》是以邢台天河山景色为原型创作的作品。画中那幽远的琥珀色调就让人倍感亲切,温馨。虽然画的是深秋,而没有一丝凋零感,观者看后心中会油然升起淡淡的乡愁。这缘于画家将山石间点缀的树木,草丛或为暗褐色,或为明亮浓丽的朱砂色、黄色,与山石远近的色彩相呼应,从而使画面中不同物像之间的色彩对比表现的恰如其分,而房屋、山体及瀑布的白色点缀,在画面上发出宝石般的光彩,不论你远看还是近取,都宛如一场气势磅礴的交响乐章。一位美术评论家在观看了关尚卿的作品后,用五代著名山水画家荆浩“恣意纵横扫,峰峦次第成;笔尖寒树瘦,墨澹野云轻;岩石喷泉窄,山根到水平”的诗句,表达了他的真实感受。

关尚卿在山水画创作的道路上巳跋涉了半个世纪。数十年的孜孜以求,数十年的不懈努力,数十年的艰辛耕耘, 使他所画的每一幅作品,都彰显出了中国画所特有的内函与气质,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形象元素画出了东方神韵。

                   

                     二〇一一年一月八日


更多精彩,尽在艺评网

更多精彩,尽在艺评网

艺术家登录

扫描二维码
注册/登陆艺评网

温馨提示
这个就是提醒的内容
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二维码登录“艺评网”